背景介紹:剛發現外泌體時,這種比多泡體還要小的細胞外囊泡被視為細胞外排出的代謝垃圾,但隨著對這種細胞外囊泡不斷地深入研究,發現這種細胞外囊泡在細胞之間的通訊交流中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外泌體是什么?外泌體是機體所有活細胞分泌的一種直徑約為30-150nm的細胞外囊泡,廣泛存在于各種生物體液(血液、尿液、母乳、唾液、胸水、腹水、腦脊液等)中。它們由蛋白質、脂質、核酸的特定成分組成,可以將信號傳遞給受體細胞,從而介導細胞間的通訊。外泌體在多種生物學功能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包括參與R...
神經退行性疾病(neurodegenerativediseases,NDs)是由于神經元及其髓鞘喪失所導致的一種神經元功能障礙狀態,根據受影響的大腦區域不同表現出運動功能障礙、認知功能下降以及癡呆等臨床癥狀,常見的神經退行性疾病包括朊病毒病(Priondisease)、阿爾茨海默病(Alzheimerdisease,AD)、帕金森病(Parkinsondisease,PD)、amyotrophiclateralsclerosis,ALS、亨廷頓病(Huntington,sdi...
肺癌是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在全國城市人口惡性腫瘤死亡原因中位居前位,非小細胞肺癌(NSCLC)患者約占肺癌患者的85%,其中肺腺癌(LUAD)、肺鱗狀細胞癌(LUSC)又屬于其中最常見的類型。近幾年,惡性腫瘤的免疫治療取得了很大進展,但惡性腫瘤往往具有復雜的瘤內異質性(ITH),且傳統的測序手段無法更深層次地探索這種復雜性,一定程度上對免疫治療的深入研究產生了一些阻礙,因此即使在免疫治療備受推崇的當今,仍有許多患者無法從中獲益。2023年2月,同濟大學醫學院的周彩存教授團隊...
Q1:收到化合物后如何處理?A1:收到化合物后若最近一段時間不使用,建議粉末狀態下-20℃儲存。正式實驗時,可提前一天按照說明書的要求選擇合適的溶劑配制儲存液(不穩定的化合物需現配現用),并于-20℃分裝保存,避免反復凍融造成的藥物使用效果不佳。Q2:按照產品說明書的要求操作,化合物沒有溶解好應該如何處理?A2:一般情況下,按照說明書推薦的溶解方式是可以溶解的,個別比較特殊的化合物不溶可以采取以下助溶措施:1)水浴加熱45℃以下,20-30min;2)超聲處理,15min左右...
外泌體概述:外泌體是由活細胞分泌的,包含了復雜RNA和蛋白質,直徑在30-150nm的具有膜結構的小囊泡,現在特指直徑40-100nm的盤狀囊泡,主要來源于細胞內溶酶體微粒內陷形成的多囊泡體,經多囊泡體外膜與細胞膜融合后釋放到胞外基質中。所有培養的細胞類型均可分泌外泌體,且外泌體天然存在于體液中,包括血液、唾液、尿液、腦脊液和乳汁等。圖外泌體示意圖外泌體構成:外泌體富含膽固醇和鞘磷脂,并攜帶有DNA、mRNA、microRNA、蛋白質、脂質以及一些代謝物,目前已經通過286項...
白細胞減少臨床分為原因不明性和繼發性兩種,前者多見,后者多為化學因素,物理因素,藥物及某些疾病,或可見于各種實體腫瘤化療后,多種血液病,嚴重感染及原因不明者等。在我國白細胞減少癥和粒細胞缺乏癥的預后良好,粒細胞缺乏癥如果治療不及時,年齡較大或有其他臟器疾患的病人,病死率仍然較高。1、藥物:a、抗生素主要是氯霉素、合霉素,它們對骨髓的造血功能有抑制作用;其他如四環素、多粘菌素類、鏈霉素偶而也可;b、抗腫瘤藥(在腫瘤細胞被殺傷的同時,人體正常的組織細胞也受到損傷);c、解熱鎮痛藥...
外泌體的自我介紹外泌體是由大多數真核細胞分泌的微小膜泡,直徑為30~150nm,呈茶托狀,由質膜的內向褶皺產生,并通過多泡體與質膜融合從細胞中分泌出來[1]。它們存在于多種不同的生物液體中,如尿液、血液、羊水、母乳、惡性腹水和細胞培養上清液等,同時也存在于組織樣本中。像細胞一樣,外泌體中含有豐富的內容物包括蛋白質、脂類、糖類和核酸(如DNA、mRNA、miRNA和lncRNA等)。外泌體的不同來源決定了其組成的差異,這也反映了宿主細胞的生理狀態和功能。大量研究表面外泌體參與神...
生物制品是指以微生物、細胞、動物或人源組織和體液等為起始原材料,用生物學技術制備,用于預防、治療和診斷人類疾病的制劑。當前,隨著越來越多的生物制品進入治療領域,于是生物制品與之俱來的生物安全性問題被漸漸提上日程,生物制品的質量控制也日趨嚴格。其中宿主細胞殘留核酸由于可能會傳遞腫瘤或病毒相關基因,存在潛在致癌性和感染性風險。各國藥品監督管理機構對生物制品中宿主細胞殘留核酸的態度謹慎且明確,要求各制藥企業建立詳細可行、靈敏度高的檢測方法,用于驗證藥品的純化過程可以去除殘留DNA,...
電話
微信掃一掃